“陕西省西安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信息化建设平台” 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 发布时间:2016-10-24
  • |
  • 作者:admin
  • |
  • 阅读次数:

    近日,由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申报、西安图书馆组织实施的“陕西省西安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信息化建设平台”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进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目标是将示范区(项目)建设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西安市公共图书馆事业也因此步入了快车道。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11个公共图书馆(其中市级图书馆1个,区县级图书馆10 个),17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997个(1095个已建成)村级文化室和806个(164个已建成)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其中西安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副省级城市二级馆,高陵县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区县二级馆,蓝田县图书馆、灞桥区图书馆、临潼区图书馆、户县图书馆、阎良区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区县三级图书馆。

    但目前西安市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运行还处于较为传统的状态,缺乏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对区域内的各图书馆拥有的书目资源和数字化文献资源信息无法做到共享,达不到协调区域资源为全区域服务的目的。为此,西安图书馆对全市公共图书馆集群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调研与策划,提出了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业务协作和通借通还,搭建西安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信息支持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建设项目构想,并以“陕西省西安市公共馆总分馆建设信息化建设平台”为名称申报了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5年7月2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项目入选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项目实施将利用西安市公共图书馆物理平台和其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整合市、区(县)、镇(街)、村文化资源,以西安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区、县级馆、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干,通过互联网实时连接构建全覆盖的全城域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通过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将散落在全城的服务网络联结成区域性的“图书馆群”,通过现代化物流实现资源在服务点全流通。

    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要求,本项目的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从2015年6月开始至2017年6月结束,建设周期为两年。分为筹划准备阶段、全面创建阶段、总结提升阶段、迎接验收阶段。